热点信息 Focus
校友风采

卢俊伟:多庆幸那个年少的自己,从未放弃努力~

作者:  时间:2023-09-25 10:40  浏览:

作者简介


卢俊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助理,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2020届优秀毕业生,硕士在读,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6篇,授权专利9项,软著3项,出版图书3本。目前为《中国医药科学》杂志、《长治医学院学报》、《海南医学》审稿专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优秀编委。


大家好!


我是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2020届护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卢俊伟,祝贺各位学弟学妹顺利进入人生的新阶段。


有幸能够分享我的故事,如果有点滴对你们的帮助,那也是我最大的骄傲。


医学院优秀毕业生卢俊伟专访


认真地学习,坚持认真地学习,坚持贯彻认真地学习去提升自己的实力


当年高考完后,我感到自我怀疑。高考后的暑假,当时一些同学都考得还不错,大家都在到处旅游、庆祝的时候,只有我是非常沮丧的。同学聚会我也几乎都没有去,我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成绩。我在他们面前也一直都抬不起头来。


我进入大学时是医学院建立后的第二年,我的前面还没有毕业的直系学长学姐,不知道从这里毕业未来的前景如何,同时因为高考成绩非常一般,我对自己是否能够把专业学好感到很不自信。


那时候的我,内心里深深有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不是学习的料。后来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我会好好去学,学不学的好另说。


这个想法让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因为我是文科毕业,大一期间我尽管很认真地在学习,但成绩依旧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在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用化学的时候甚是吃力。于是,我更加坚持认真地学习,坚持贯彻认真地学习,它让我在大二大三的时候赶了上来,很快我便成为了班里排名数一数二的学生。到了大三,我在全年级256名学生中都能稳排前3了。


努力尽今昔 少年犹可夸






大四,进入实习阶段,我获悉学校可以联系到的最好的实习单位是武汉市中心医院,但是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沉着冷静的表现通过学院和医院的选拔我获得了实习资格。


我万分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下定决心一定不给学校丢脸,同时也要努力证明自己。进入中心医院实习后,我一直都保持着热爱学习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


实践实习让我快速地成长。在那里,我有幸结识了很多亦师亦友的前辈,一天实践实习下来,笔记都做得很厚。我的投入和付出得到了他们的肯定,护士长觉得我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诚邀我去跟她一起做科研,让我了解到护理前沿的课题。慢慢地,我的视野和格局也被打开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和目标更清晰了:我要进优秀的医院,跟优秀的人一起学习、成长。


感恩当初那个埋头奋学,居安思危的自己


2019年,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是我首选目标,新冠疫情却打得我们应届毕业生措手不及,就业形势严峻。我心仪的同济和协和没有发布招聘信息后,获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发布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后,我毅然递交了简历。医学院2020届256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中,仅我与学院四名同学被中南医院录取,而我是班上唯一被该院录取的学生。


应聘时候,我填报的工作志愿是神经外科(脑外科),因为他们医疗团队发展的很快,我想学到更多的知识。神经外科的病人都是病情很重,开颅手术术后的患者,他们大多是昏迷躺在床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刚进入新人期,我也有很多不适应,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坚持在下班后和下夜班的白天和休假期间继续学习。我每天都是下班回去短暂地休息半个小时,然后便起床开始学习直到深夜。那个阶段,我可以做到一躺下便直接睡着,第二天早上提前醒来继续上班,下班休息后我再继续学习,如此循环,没有什么休闲的时间。


付出都是值得的,通过坚持和努力,2021年9月,我考取了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是一个医务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护理方向,科室开始备加重视我。但是,很快中南医院招进了很多全日制的护理学硕士,其中本硕都是985毕业的不在少数,来自同事的竞争压力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庆幸的是,我到研二就迎来了一个项目,可以修读双硕士学位,于是我就选择了护理学和基础医学在读。


一边是医生团队,一边是护理团队,我的选择和价值很快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和肯定,但是我很清晰地认识到光有学历不够,还需要有成果!研究生的三年,我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9篇论文,10项专利,以副主编出了2本书。三年里由于我的科研能力产出很高,杂志去年就破格选取我成为审稿专家。我当时只有24岁,是最年轻的审稿专家。


回头看,我庆幸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也感恩当初那个埋头奋学,居安思危的自己。



2023年1月,工作仅两年的我被破格提拔为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长助理,成为中南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助理。

卢俊伟与护理团队开会


卢俊伟与患者交流


我入校的时候,医学院成立才两年,学院当时还在老校区,师生独立举办升旗仪式,独立组织课外活动。我亲眼目睹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医学院师生特有的那股韧劲和啃硬骨头的狠劲对我影响至深。


我庆幸自己还有医学院这个“家”。艾永循校长一直都关心我工作上的成长和发展,他告诉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交流,他会给我建议;高伟书记经常了解我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我从他那里学习到了如何凝聚团队的格局与思维;凃君主任一直像我的大姐姐一般,告诉我医学院是永远是我的后盾;我的辅导员童冰老师,她的耐心、细心和予以我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让我自信且坚强。


卢俊伟与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高伟书记、辅导员童冰老师在学院院训前合影


我知道,我人生的每次转折点,每一次学历的提升,升职加薪都离不开领导、同事、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我的母校--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我今天的收获和成长都离不开学校对我四年的培养!


母校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学会了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更学会做人。


这几年学院每年新学期开学,学院都会邀我跟师弟师妹进行交流分享,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我都愿意请假返校参加。我喜欢学校绿荫葱葱的沥青路,钟爱食堂的铁板烧和鸡公煲,留恋日落时的晚霞,更感恩这里的人和事。



所以,每次经验分享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学弟学妹们:做一个踏实靠谱的人,做一个稳扎稳打踏实的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懂得感恩,感恩那个帮助你的人,感恩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以及每一个支持你的人。


唯有做好本手,才可能成妙手


毕业后工作、读研,让我有了更大的视野去向更优秀的人看齐。我发现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事业,其实依赖于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打下的基础。


站在现在回头看,总结起来,我觉得咱们作为年轻人,就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习上一定要有敬业的心态,把学习当做用事业去做,要有事业心。唯有做好本手,才可能成妙手。


卢俊伟学习了解科室专家团队


卢俊伟在单位顺利通过民主评议,预备党员转正


卢俊伟在工作同时坚持学习交流


卢俊伟经常参加省内外业务学习


无论是文理学习的四年,还是毕业后的三年,你看到我取得的成绩很亮丽很闪耀,但是你不知道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我从湖北某个小县城里面走出,在武汉没有任何的所谓的“关系”,成为我家族里第一个研究生。在家人眼里,我是他们的骄傲、后辈学习的榜样,但是我自己知道做这“第一代人”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填志愿的时候无人辅导,选研究方向时候无经验参考,科研迷茫困惑的时候无人指点开解。这一切都需要我自己去摸索、去面对。


前段时间有一篇博士论文致谢引发了千万人的共鸣。这篇文章我列出来想和医学院的你、我、他一起共勉。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这是黄国平博士论文中致谢的部分,他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一个山坳里。母亲在他12岁的时候离家,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去世。炎热夏日,他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抬头,是让人晕眩的太阳。寒冷冬日,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打着寒颤走过长长的走廊,因为交不起学费,站在走廊上的他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唯有考试后的领奖和满墙的奖状,是他少有的慰藉。一路历经磨难,饱受风雨。他说:“我也记不清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心里想的,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这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希望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一种人,一生都在竭尽全力成全自己,他是注定会改变命运的。


寄语后来者


那些困难的时光,我都熬过去了。如今,我买了自己的房子,走上了管理的岗位,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取得了我学生时期想都不敢想的科研成绩。认识到了我当年永远都只能仰望的顶级专家。







你看,都过去了。没有人再会因为自己成绩不好,学历不好而低头,没有人再会因为一次高考的失误而怀疑自己,现在,无论是一本,211.985,甚至是硕士,博士,我都不会在他们面前妄自菲薄了。


在烈日当空的南方城市,在文理夜空下的图书馆,在每一个崩溃又自我治愈的瞬间,我都没有放弃。


多庆幸啊,多庆幸那个年少的自己,从未放弃努力。


学弟学妹们,你们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你们有无数的可能,要坚定的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人的际遇就是那么奇怪,前面99%的努力,可能只换来1%的回报。但是当你坚持下去,到了命运的拐点,一切就像开了闸的洪水,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鲁迅先生曾说过,前途很远,很暗,但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就让我们坚定前行吧,相信在道路的尽头,总会有梦想挥手相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