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为了让全院同学更好地汲取榜样的力量,向医学院建院十周年献礼,学院宣传部特推出“榜样的力量”系列报道,希望全院同学能够以优秀为榜样,在学业上勤奋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在学校学习和未来工作中收获更好的成绩,共同为医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孙铭繁,女,中共预备党员,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2023级护理4班团支书。现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实习。2025年荣获武汉文理学院国家奖学金。
一、初心为种:疫情见证,播撒医学种子
2025年9月26日,孙铭繁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实习期间,线上观看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母校2025级新生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张定宇教授的讲话,让她回想起2019年底新冠疫情初期的场景——彼时武汉出现首批肺炎患者,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挺身而出、与死神搏斗,用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了孙铭繁,也让她在心中埋下了投身医学、扎根护理职业的种子。

二、勤学为干:笃行不怠,夯实成长根基
2023年,孙铭繁顺利考入武汉文理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自入学起,她便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年来始终保持勤勉好学、锐意进取的态度,专业成绩、综合测评及学分绩点稳居年级前列,连续两年专业、综测、学分绩点均排名第一

此外,孙铭繁还坚持参与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于2025年斩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三等奖,并取得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在校期间,她先后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创新创业类多项一等奖,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团员、精神文明奖等多项殊荣。

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初涉护理专业时,孙铭繁回忆道:病理生理学的复杂理论、人体解剖学中缠绕的骨骼神经通路,曾像一座座大山横在面前,晦涩的概念让她晕头转向,繁杂的图谱被她翻得卷边起皱。孙铭繁犹记得在大一的人体解剖学课堂上,学院陈涛老师提问“麦氏点的位置定位”相关内容事,她站起来后支支吾吾说不出完整答案,脸颊发烫的情景,这让她想起了陈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说的那句:“我家小姑娘刚上小学,就总念叨人体有206块骨头,记起来比谁都牢”。连孩童都能熟记的基础常识,此时答不上来,这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次经历让她在以后得学习中不敢懈怠,更加将专注于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让她真正懂得了“知不足而奋进”的深意。
2025年6月,孙铭繁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与出色的面试表现,在众多中护理学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口碑甚佳的三甲医院--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实习。
三、实践为叶:扎根临床,彰显专业价值
实习期间,孙铭繁先后在医院4个科室轮转。实习初期,不熟悉工作流程的她曾手忙脚乱:整理病历时遗漏重要信息,面对患者疑问时偶尔语塞,甚至因记错测量时间被带教老师提醒。愧疚与焦虑曾让她萌生退缩的念头,但看到带教老师忙碌中依旧温柔的笑容,她咬牙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于是,她每天提前到科室梳理工作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老师、前辈请教,哪怕是简单的沟通技巧,也认真揣摩、反复练习。
与此同时,她养成了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带教老师讲解的专科护理要点、不同疾病的观察细节、与患者沟通的暖心话术,甚至是一次操作失误的反思,她都会立刻记录下来。这本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成了她快速适应不同科室工作的“通关秘籍”,也见证着她每一天的积累与进步。渐渐地,她从需要老师时刻提醒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负责病房护理的“得力助手”;从面对患者时的紧张羞涩,蜕变为能从容沟通、耐心安抚的实习护士。
在脑内科,她运用专业知识为老年患者量身定制康复计划;在肝胆脾胃科,她主动加入医院“护理难题攻关小组”,关注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发展前景。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难”的问题,她向带教老师提出“饮食—监测—干预”三维管理方案,并建议借助AI算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此后两个月,她坚守病房,精准记录30多位患者的饮食数据,最终使患者血糖达标率提升30%。

孙铭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行动与强烈的工作意识,赢得了患者与院领导的广泛认可,也让大家对这位来自武汉文理学院的学生刮目相看。

她不仅荣获重点三甲医院表扬,还参与护理临床科研课题,撰写研究报告,投入实践研究时长累计688小时。此次实习不仅检验了她大学三年的学习成果,更让她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也让她深刻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进而树立了未来报考护理学专升本并攻读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目标。
四、奉献为冠:服务社会,涵养责任担当
入学之初,孙铭繁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共青团员逐步成长为优秀共青团干部,最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作为班级团支书,她始终尽力成为同学们的亲密伙伴与老师的得力助手。在校近三年,她积极利用寒暑假参与周口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470小时,组织活动66次,还组织并参加多项学校活动,连续两年荣获周口市优秀志愿者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五、逐梦为向:矢志科研,续写医学新篇
回顾成长历程,从立志求学护理,到校园里学习和工作齐头并进,再到临床一线守护患者,孙铭繁实现了从“知道”到达“懂得”的“0-1”突破。孙铭繁始终感恩母校老师的答疑解惑和规划帮扶,助力她吃透复杂病理知识,实现突破自我局限。
谈及到孙铭繁在学校的成长与评价,辅导员汪颖琦回忆道:印象最深是孙铭繁在大一初任班长时,她羞涩拘谨,但是通过引导她很快就摸索到了协助老师管理集体的办法,她的悟性很好,做事善于举一反三,在事情的细节方面尤其懂得把握和处理。将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到她大二时,我鼓励她主动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各类校内外大赛为评优蓄力。从现在看她不但做到了,而且还有着突出的成绩。
这三年,我见证了她从青涩班委到敢闯敢拼的竞赛参与者,她用持续努力诠释进取精神证明了自己,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多元风采。这份国奖荣誉,是对她全面素养的最佳认可。我也期待她后面升学成功。

汪颖琦老师为孙铭繁所在班级开展思政主题教育
展望未来,孙铭繁表示,将继续以张定宇院长为榜样,始终怀揣对医学的热爱,坚守奉献医学的初心,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青春书写新时代护理人的精彩篇章。
